導遊組織終於起來就旅行團「劏客」問題提出異議。「劏客旅行團」已成為香港旅遊界的結構性問題,有人認為問題的根源是「零團費」、亦有人認為是導遊操守問題、有人亦覺得是商店回佣制度所致。
正如其他結構性問題,「劏客旅行團」的成因是包括上列多項因素的,因此無論導遊本身、接待旅行社、給回佣的商店皆有責任。所以,要解決問題亦需要從多方面入手。
香港是一個自由的經濟體,要立例限制「零團費」可能有其困難。況且從一些資料可見,雖然不少被劏的旅行團團費也很低,但亦有一些收費不低的「豪華團」也有類似遭遇。因此,可行建議可以是要求接待旅行社必須提供書面的行程說明供團友,並需保存記錄供有關監管機構查閱。接待旅行社亦不可隨意修改行程,所有修改必須有書面記錄。監管機構亦需以定期審核形式抽樣檢查行程的執行情況。
另一方面,商店的回佣情況亦需作一定監管。雖然有人認為回佣是自由商業行為的一部份,亦存在於各地旅遊業,實在不宜作過度干預。但是,如果回佣達到傳聞的50%-60%,實在成為了一種暴利,政府便有了干預的必要,正如財務公司也不可胡亂訂利息,否則可能已成為「高利貸」。因此,政府可明確定義回佣比例的上限。對旅行社和商戶的懲罰措施,則必須與其董事掛鉤,方可起實質效果。屆時,由於旅行社的回佣收入大幅減少,相信「零團費」現象會自然消失。
Monday, October 23, 2006
Saturday, October 21, 2006
吸煙房
局長在最後關頭提出對吸煙房進行研究,被視為政治交易。其實,政治的藝術本就包含妥協與包容,政治協商本沒有甚麼希奇,可能是香港幼稚園級政客不太習慣而已。
筆者對今次局長急轉彎卻有不同看法,我覺得這是糾正了以往的一個不必要固執。從技術層面而言,雖然國際上沒有一個吸煙房設計的標準,但卻不表示這是不可能的。筆者不是這方面的專家,但從一般工程學常識推論,我們既可以建成一個沙士防菌室,沒理由不可以建成一個有效隔離有害物質的吸煙房,問題只是成本問題。筆者便曾經在國內某工廠內見過一個不錯的吸煙房,當時我在隔壁的會議室中工作,也聞不到絲毫的煙味。
在這次控煙新例的討論中,不少人(包括局長和不少議員)也將法例的目的混淆不清,一時說要避免非吸煙者受二手煙影響;一時說要吸煙者戒煙,令香港成為無煙城市。如果法例的目的是令香港變成無煙城市,我們便不應花時間討論何處可吸煙、何處不可吸煙,而應該像當年新加坡禁口香糖一般,乾脆在香港禁售及禁吸,另一方面強制吸煙者戒煙,將香煙訂為毒品。但是,如果我們的目的是解決二手煙問題,便不應該只單方面禁止吸煙地點,而不同時提供一些既方便煙民,也不影響其他市民的吸煙地點,以收疏導之效。這樣不是解決問題的合適方法,只是將吸煙者從室內地方逼出街外,對非吸煙者的影響可能不減反增。因此,對吸煙房的研究可算是撥亂反正。
筆者對今次局長急轉彎卻有不同看法,我覺得這是糾正了以往的一個不必要固執。從技術層面而言,雖然國際上沒有一個吸煙房設計的標準,但卻不表示這是不可能的。筆者不是這方面的專家,但從一般工程學常識推論,我們既可以建成一個沙士防菌室,沒理由不可以建成一個有效隔離有害物質的吸煙房,問題只是成本問題。筆者便曾經在國內某工廠內見過一個不錯的吸煙房,當時我在隔壁的會議室中工作,也聞不到絲毫的煙味。
在這次控煙新例的討論中,不少人(包括局長和不少議員)也將法例的目的混淆不清,一時說要避免非吸煙者受二手煙影響;一時說要吸煙者戒煙,令香港成為無煙城市。如果法例的目的是令香港變成無煙城市,我們便不應花時間討論何處可吸煙、何處不可吸煙,而應該像當年新加坡禁口香糖一般,乾脆在香港禁售及禁吸,另一方面強制吸煙者戒煙,將香煙訂為毒品。但是,如果我們的目的是解決二手煙問題,便不應該只單方面禁止吸煙地點,而不同時提供一些既方便煙民,也不影響其他市民的吸煙地點,以收疏導之效。這樣不是解決問題的合適方法,只是將吸煙者從室內地方逼出街外,對非吸煙者的影響可能不減反增。因此,對吸煙房的研究可算是撥亂反正。
Tuesday, October 17, 2006
以市場力量推動工資保障
最低工資立法備受爭議,不禁令人想到以市場力量是否真的不可推動工資保障,其實認證制度可能是一條出路。
認證制度的好處是以鼓勵正面入手,同時亦包括了持續專業監察的配合。如果我們可以集結一群較大的買家,例如公營機構、大型屋苑、商場、主題公園等加入一聯盟,要求其供應商提供支付合理工資的認證證明,相信應較立法更有效,屆時一些沒有認證的供應商會很快被邊緣化,失去競爭能力。
現時,國際上亦有一些類似的認證制度,例如SA8000。但是,由於這些制度的認證費用高企,故難以適用於一般中小企業。因此,香港應考慮自行發展一較簡化的認證方式,以低廉的價格為企業提供認證服務,政府甚王可考慮給予一部份的資助,相信亦可有效推展有關計劃。
認證制度的好處是以鼓勵正面入手,同時亦包括了持續專業監察的配合。如果我們可以集結一群較大的買家,例如公營機構、大型屋苑、商場、主題公園等加入一聯盟,要求其供應商提供支付合理工資的認證證明,相信應較立法更有效,屆時一些沒有認證的供應商會很快被邊緣化,失去競爭能力。
現時,國際上亦有一些類似的認證制度,例如SA8000。但是,由於這些制度的認證費用高企,故難以適用於一般中小企業。因此,香港應考慮自行發展一較簡化的認證方式,以低廉的價格為企業提供認證服務,政府甚王可考慮給予一部份的資助,相信亦可有效推展有關計劃。
Thursday, October 12, 2006
工資保障運動
特首在施政報告拒絕為最低工資立法,改為提出所謂「工資保障運動」。誠然最低工資素來是極具爭議的課題,特別是香港這類開放型經濟,一旦處理不善,立法全面推行最低工資,很可能加速職位外流。屆時受影響的不單是基層職位,甚至會進一步影響管理職位。當然,在一些難以外流的職位,例如,保安、清潔等,筆者並不反對可試行一下。
但是,現時特首提出的「工資保障運動」,在設計上卻存在了一個很大的荒謬。特首提出在"清潔及保安行業的僱員推行「工資保障運動」,積極鼓勵企業及服務承辦商參與,務求令這兩個行業的僱員獲取不低於政府統計處的《工資及薪金總額按季統計報告》內相關行業和工種的市場平均工資"。但是,如果這計劃真的有很多企業響應,市場平均工資將會水漲船高,到最後理論上只會出現一個統一工資的狀況。因此,這提議天生已註定是會失敗的。因此,合理的做法是仿傚國際做法,以市民基本需要為依據,再乘以一系數去計算最低工資。
但是,現時特首提出的「工資保障運動」,在設計上卻存在了一個很大的荒謬。特首提出在"清潔及保安行業的僱員推行「工資保障運動」,積極鼓勵企業及服務承辦商參與,務求令這兩個行業的僱員獲取不低於政府統計處的《工資及薪金總額按季統計報告》內相關行業和工種的市場平均工資"。但是,如果這計劃真的有很多企業響應,市場平均工資將會水漲船高,到最後理論上只會出現一個統一工資的狀況。因此,這提議天生已註定是會失敗的。因此,合理的做法是仿傚國際做法,以市民基本需要為依據,再乘以一系數去計算最低工資。
Sunday, October 08, 2006
本地導遊的轉型
根據數據顯示,今年內地到港旅行團大幅減少,導致這現象的原因有很多。其一可能是大量旅行團宰客事件的報導。另一方面,鄰近地區如澳門新旅遊點的競爭亦有影響。但更重要的是,由於香港基建十分完善,內地旅客在溝通上也沒有多大困難(起碼較我們到歐洲時好很多),故本地接待旅行團的需求是必然會減少的,宰客行為只是加速了市場衰竭的速度吧。
因此,本地導遊將無可避免地需面對轉型的問題,在未來的日子,相信內地到港旅行團的數量會進一步減少,反而自由行人士可能會在到港後才報一些一日團,到一些有特式的地點如行山等會成為另一風氣。由於我們可預料對本地導遊的需求會大幅減少,政府必須在人才供應上早在配合,不要進一步做成人力市場供過於求的情況。另一方面,對本地導遊的質素會是另一大課題,對只懂宰客的導遊、導遊公司和商戶,是不容姑息的。要知道本港旅遊形象一旦被破壞,是需要很長時間才可補救的。因此,有關方面首要是完善有關紀律和監察機制,以建立香港以客為尊的形象。
因此,本地導遊將無可避免地需面對轉型的問題,在未來的日子,相信內地到港旅行團的數量會進一步減少,反而自由行人士可能會在到港後才報一些一日團,到一些有特式的地點如行山等會成為另一風氣。由於我們可預料對本地導遊的需求會大幅減少,政府必須在人才供應上早在配合,不要進一步做成人力市場供過於求的情況。另一方面,對本地導遊的質素會是另一大課題,對只懂宰客的導遊、導遊公司和商戶,是不容姑息的。要知道本港旅遊形象一旦被破壞,是需要很長時間才可補救的。因此,有關方面首要是完善有關紀律和監察機制,以建立香港以客為尊的形象。
Saturday, October 07, 2006
絕望真相
由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唱獨腳戲的環保電影,筆者以第一時間先睹為快。老實說,電影並不十分好看,甚至有點兒沉悶,內容簡單來說是一場戈爾講座的錄影,再加上一些他的心路歷程和補充資料。由於有一些資料比較學術,以短短一個半小時是不容易消化的。但是,無論如何,以區區60元看戈爾的講座,總不會有「被騙」的感覺。
影片中其中一幕講到北極熊因為在大洋中找不到浮冰而遇溺死亡,令人印象難忘。當然,影片也不時對現時美國政府提出一些攻擊,也不視為民主黨競選的軟性宣傳,怪不得在美國引起一些另類聲音。
影片花了不少筆墨說明全球暖化問題的嚴重性,不要錯過的還有片末時打出的一些生活環保的小貼士,很實用,比香港政府和環保份子經常高唱25.5的手法高明得多,有興趣者也可到其網站一看(http://www.climatecrisis.net) 。
影片中其中一幕講到北極熊因為在大洋中找不到浮冰而遇溺死亡,令人印象難忘。當然,影片也不時對現時美國政府提出一些攻擊,也不視為民主黨競選的軟性宣傳,怪不得在美國引起一些另類聲音。
影片花了不少筆墨說明全球暖化問題的嚴重性,不要錯過的還有片末時打出的一些生活環保的小貼士,很實用,比香港政府和環保份子經常高唱25.5的手法高明得多,有興趣者也可到其網站一看(http://www.climatecrisis.net) 。
Subscribe to:
Posts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