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當局提出「微調」政策,令「標籤效應」再次成為城中熱話。筆者正是出身於一個到處標籤的年代,那時不單有中文學校、英文學校,學校更分五個組別,另外更有普通學校和工業學校。筆者當時進入了一所中學,第一年即被標籤成英語能力不足的學生,要接受與別不同的小班教學,每年升級又要重編班別,ABCDE班都有不同意思,但那時倒不覺得這些標籤有帶來甚麼壓力,不知道為甚麼今日的人卻對這所謂「標籤效應」會有這麼大的反應。
其實標籤是永遠都會存在,古語所謂「因材施教」便含有將學生分類的意思。強求沒有標籤,只是自欺欺人,現時最大的問題是將教學語言成為唯一的標籤,將英文水平成為評價學校的唯一指標。我不否認英文的重要性,但它是不是代表了一切?筆者以往讀大學時,不少教授的英文也很一般,如果他們在現時入讀中學,很可能已全被淘汰了!
要解決這問題,其實最需要改革的是公開考試制度。只要公開考試能提供多語言的試卷讓學生自由選擇,當局根本不用對教學語言施行任何限制,理得它中文書英文教還是英文書中文教,甚至用剛果語教,學校自然會各顯神通,以它認為對學生最有利的方式去教。實行「積極不干預」,這才是對學生最有利的教育政策。
Sunday, January 11, 2009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